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29日讯(记者 代朗)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的长征精神、长征文化,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,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,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
长征路线申遗提出后,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,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不少即将参加全国“两会”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。驻川政协委员施杰将带到北京的提案中就有三份涉及到相关的内容,分别为《关于推动“长征路线”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》、《关于实施长征沿线两翼地区国家扶贫战略的提案》、《关于建设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”和“国际长征文化馆”的提案》。
推动“长征路线”申遗
施杰提出,通过开展以“长征路线”申请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,大力弘扬长征文化,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、价值观念、发展道路、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,更能够展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、自强不息、艰苦奋斗、一往无前等文化软实力。
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,组织长征沿线省市区发起以“长征路线”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活动,彰显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强决心。同时,以申报活动为契机,弘扬长征精神,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,极大彰显长征文化的软实力,有力促进长征沿线区域经济文化发展,营造文化大发展舆论,建设文化大繁荣高地。
并组织长征沿线地方政府搞好长征路线文物遗址等调研,做好申遗规划。采取有力措施,积极做好把长征文化线路作为国家推荐项目,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相关准备工作。同时争取国家文物局的帮助和指导,积极组织力量进一步开展长征文化线路的研究与保护工作,明确长征线路的遗产构成、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。还应该加强研究、建立队伍,解决长征路线申遗的文化建设问题,为长征路线申遗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和智力支持。
建立两馆弘扬长征精神
施杰提出,应该以四川省长征纪念总碑为基础,建立一个大型的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”和“国际长征文化馆”,把长征精神、长征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、精神文明建设、文化产品中去,让长征精神、长征文化走向国际融入世界,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。
他在提案中建议,把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”和“国际长征文化馆”列入国家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。以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”和“国际长征文化馆”彰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。要把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”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基地。通过红军长征事迹,以震撼的实例、生动的形式、典型的细节昭示生命的真实价值和意义,鼓励人们学习红军百折不挠的意志与不惧艰难的信心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通俗化、大众化,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,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,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的追求和行为。
长征沿线扶贫提上国家高度
“长征沿线区域发展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、社会稳定、文化繁荣,更关系到中国工农红军浴血奋战孜孜追求的目标能否实现,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承诺,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。”施杰建议,将长征沿线两翼地区纳入国家扶贫战略。
在建立长征沿线区域携手扶贫的发展协作机制方面,施杰建议,一是长征沿线省(区)科研部门先期携手合作,研究长征沿线两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贫困差异、贫困成因与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,为后续扶贫综合开发提供支撑;二是开展长征沿线省(区)政府合作与联系,求同存异,共同呼吁党中央、国务院审定长征沿线两翼地区的国家综合扶贫战略问题,使长征沿线两翼地区成为继11个连片区与特殊贫困区中的又一扶贫攻坚主战场。
相关提案中还提出,应完善长征沿线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投入机制,以及实施区域开发扶贫发展机制。建议国家重点实施交通通讯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乡人才资源培育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,改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,引导地域文化与长征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品与产业发展,鼓励社会资金与企业资金介入沿线地区的生物资源等特色资源开发、特色农业发展、特色林业渔业资源开发,逐步提升沿线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。
|
|